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304.许多人可能以为在来世,小孩子一直是小孩子,类似天使当中的小孩子。他们对天使一无所知,于是就根据在教堂和别处常看到的形像而确认这种观点,因为这些形像把天使描绘成小孩子。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构成天使的,乃是聪明和智慧;只要小孩子没有这些东西,他们虽与天使同在,本身却不是天使。直等到变得聪明、智慧,他们才第一次成为天使。事实上,令我惊讶的是,那时他们看上去就像成人,而不是孩子,因为他们不再具有小孩子的性情,而是具有更成熟的天使性情。这是聪明和智慧产生的效果,因为谁都能清楚看出,正是理解力和判断力,以及基于它们的生活使得一个人在他自己和其他人看来如同一个成年人。
我不仅从天使那里获知事实的确如此,还与一个死于孩提时期,现在却看似一个成人的人交谈过。这人还与其死于成年时期的兄弟交谈,并出于如此深厚的手足之情说话,以致他的兄弟忍不住流下眼泪,说他只感觉这是爱本身在说话。更不用说其它例子了。
9301.“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表属于后一种状态的纯真之良善绝不能与属于前一种状态的纯真之真理相结合。这从“煮”、“山羊羔”和“奶”的含义清楚可知:“煮”是指结合(参看8496节);“山羊羔”是指纯真之良善(3519, 4871节);“奶”是指纯真之真理(2184, 3183节),因此,“母奶”是指早期纯真的真理。由此明显可知,“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表示属于后一种状态的纯真之良善绝不能与属于前一种状态的纯真之真理相结合。这是天堂的奥秘,这条律法就源自这个奥秘;因为赐给以色列人的一切律法,一切典章和律例都包含天堂的奥秘,它们也对应于这些奥秘。不过,必须简要说明当如何理解这个奥秘,即:属于后一种状态的纯真之良善绝不能与属于前一种状态的纯真之真理相结合。属于前一种状态的纯真是婴幼儿的纯真;属于后一种状态的纯真是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纯真。婴幼儿的纯真是外在的,居于彻底的无知之中;但老年人的纯真是内在的,居于智慧之中。关于这二者的区别,可参看前文(2305, 2306, 3183, 3994, 4797节)。
居于智慧的纯真在于一个人知道、承认并相信,他凭自己根本不能理解任何事物,也不能意愿任何事物;因此,他不愿凭自己理解并意愿任何事物,只想靠主的能力而如此行;还在于,他认为凡他凭自己所理解的任何事都是虚假,并认为凡他凭自己所意愿的任何事都是邪恶。这种生命状态就是后一种状态的纯真的状态,所有在被称为“纯真天堂”的第三层天堂的天使都处于这种纯真状态。这就是为何他们充满智慧,因为他们所理解并意愿的一切皆来自主。但居于无知的纯真,就是诸如与婴幼儿同在的那种纯真,在于相信他们所知道并思考的一切,以及他们所意愿的一切都在他们自己里面,是他们的;因此,他们所说所行的一切皆来自他们自己。他们并不明白,这些都是幻觉。属于这种纯真的真理大部分建立在外在感官的幻觉之上;然而,随着一个人朝智慧发展,这些幻觉必须被驱散。从这简短的解释可以看出,属于后一种状态的纯真之良善绝不能与属于前一种状态的纯真之真理相结合。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